KGB与FSB对抗西西伯利亚间谍与恐怖分子:FSB老将专访

维基新闻,自由的新闻源

【2024年5月8日讯】

苏联国安机关如何护卫能源腹地?俄联邦安全局(FSB)老将受维基新闻专访时指,维护能源安全是国安根本。

“北溪”管道破坏、对乌克兰发起战争,近期形势彰显国家安全应为重中之重。历史学博士、曾任1996至1998年汉特-曼西自治区俄联邦安全局(FSB)副局长、1998至2003年任职于秋明州FSB局的上校彼得逊(Александр Петрушин)阐述苏联国家安全机关如何保护主要能源腹地安全。

俄罗斯联邦安全局(FSB)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秋明州分局

俄语维闻记者白洛夫(Станислав Белов):苏联秘密警察(KGB,克格勃,国家安全委员会)与西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工业联系有多密切?

彼得逊:两者一直并肩作战,KGB大力推动当地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。1944年8月14日秋明州成立,5日内即设立州内政部和州KGB管辖处。这些部门主要职责为掌握地区实况,为领导提供依据做出审慎决策。

秋明州本为荒芜,资源仅限林木渔业。由国安人员编撰的州情介绍直言,首次地质勘查亦证实,州内缺乏矿产资源。政府计划在萨列哈尔德兴建下伏比河水电站,淹没汉特-曼西自治区和雅马洛-涅涅茨自治区多处未探明油田。但KGB局长苏威臣(Александр Северухин)坚信“石油无处不在,只待寻觅”,并于1959年向KGB主席谢列平(Александру Шелепину)递交备忘录,为拯救开发这个俄国未来石油天然气中心奠基。

白洛夫:外国情报机构是否关注秋明州?

彼得逊:当然,自1946年起,我们陷入西方的冷战。西方不断搜集和分析情报,试图了解我们能否持续抗衡,从经济角度看,我们能承受多久。

1955年,美国大使馆首次派员秘密前往秋明进行情报搜集。美方报告最近解密,但当地国安人员早已发现并监视美方人员,因其中一名成员是黑人,很容易引起注意。事后,秋明列为苏联战略目标,包括可能遭受核打击目标之一。

白洛夫:我们有组织抵抗吗?

彼得逊:为保护燃料能源工业,反情报是长期系统性工作。虽名单调,但至关重要。大家关注近有“北溪”管道破坏事件,但早在1982年,下诺夫哥罗德亦曾发生同规模爆炸,幸未造伤亡,惟仍有严重后果。当时被视为技术灾难,但现经验表明,这种破坏也可能是敌人蓄意所为。

在汉特-曼西自治区,我们多次遭遇西方公司的工业间谍活动。有次,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、天然气公司仅以3千美元买到机密资讯,惟实际价值远高。电影般的间谍活动并不常见,通常是透过公开渠道,如媒体从业人员和新闻发言人获得情报。

白洛夫:在您服役期间,有遇到过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吗?

彼得逊:民族主义思潮在苏联时期也存在,并有极端表现。1977年,我参与调查莫斯科地铁爆炸案,由亚美尼亚民族主义分子所为,酿7死37伤。我们追查多方线索,最终锁定民族主义地下组织所为。

许多乌克兰民族主义领袖被流放到秋明州。1970年代,玛茂斯(Vladimir Marmus)在西乌克兰亵渎苏联战士纪念碑。楚诺(Viacheslav Chornovil)、卡拉斯基(Зиновий Красивский)等乌克兰民族主义领袖都曾在此受流放。外国传媒和情报机构积极试图与他们建立联系。

我们采取对抗措施。重点放在预防性工作,劝诱他们放弃反苏活动。例如,我说服当时的异议分子、地下刊物《时事纪事》编辑格林(Юрия Гримм),后者后来写过此事。

白洛夫:当地侨民当时有何立场?

彼得逊:他们一向保持忠诚。秋明州大部分人口来自乌克兰、高加索等有强烈民族主义的地区。汉特-曼西自治区俗称“哈特-曼”(结合乌克兰人与曼西人),雅马洛-涅涅茨自治区则被称为“雅马洛-顿涅茨克”。来这里的人各种背景都有,比如未来的乌克兰内政部长阿华高(Arsen Avakov)就曾在秋明-苏尔古特铁路地盘工作。 不过,西西伯利亚一直是个团结友好的地区。人们来此为工作和谋生,建立新的生活。

对试图表现不同的人,我们有预防工作。某波罗的海组织在秋明北部建筑地盘上,遇到法西斯倾向情绪表现。经领导办公室严肃谈话,违者跪地发誓,永不重犯,也不容他人如此。

车臣爆发敌对行动后,我们即召集高加索少数民族群体社团及犯罪集团黑帮头目,警告任何企图破坏石油天然气能源基础设施,或为武装分子募捐、派遣义勇等,将遭严厉后果。他们明白我们态度,未有问题出现。

白洛夫:有发生过意外事故?

彼得逊:意外事件不少,只有少量资讯见诸报端。在表面上平静的汉特-曼西斯克,曾查获过一箱箱的手榴弹和自动步枪。

莫斯科奥运期间,前囚犯(前科人员)在苏尔古特策划大规模恐袭。他们计划乘坐救护车进机场,劫持飞机逃往国外。我们及时获知计划并成功阻止。

1993年,穆萨耶夫夫妻两人持手榴弹劫持图-134航班由秋明飞往瑞典。当时我们设法使部分人质获释,其余人质在疲劳和压力下产生“斯德哥尔摩综合症”,同情恐怖分子。不久后人质对劫机者直言:“穆萨耶夫夫妇,快点结束吧——放我们走,不然就炸死我们!”最终疑犯被引渡至俄罗斯受审。他们是来自正值第一次纳卡战争的阿塞拜疆的绝望难民。

有时会出现悲喜交加的情况。苏尔古特航班劫持期间,机上有位名为“首相(Premyer-Ministr)”的音乐组合,我们留意有可疑女子一直伴着他们。我们要求他们描述女子外貌,但这些音乐人回说他们是创作者,用意象思考,结果以歌词形式描述她“眼如三克拉钻石”。据此,我们找到她,原来是名普通粉丝而已。顺带一提,她成为他们另一首歌《来自北方的女孩(Девушка с Севера)》主角,他们亦将这首歌寄给我。

白洛夫:您认为确保安全的关键是什么?

彼得逊:经验证明,应着重于预防性工作。当然,我们也须谨慎行事,识别真正危险分子,而非单纯异议人士。石油天然气业乃俄罗斯经济命脉,其稳定运作直接影响国家能否在当前对抗中取胜。

消息来源[编辑]